云南现代智慧城市研究院简介
云南现代智慧城市研究院在云南省民政厅正式注册,系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非营利性、公益性第三方专业咨询机构,由云南智慧城市投资有限公司捐资成立,主管单位为云南省社科联,并在省社科联支持下推进向社会智库转型发展。
研究院紧扣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以应用基础研究为根基,以平台服务研究为支撑,充分发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城市发展的支撑与引领作用,致力于为“数字云南”产业升级、城市竞争力提升及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成为昆明市重点科技服务机构。
研究院汇聚了一批兼具深厚理论功底与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研究人才作为核心骨干,在国内外著名研究机构、知名厂商的大力支持下,立足云南、深耕本土,围绕智慧城市应用研究、共性关键技术攻关、规划设计与标准制定、公共平台建设等核心工作,为云南省各级政府、园区及大型企业提供专业的建设咨询、发展规划、设计方案、可行性报告等服务,着力构建智慧产业协调发展新格局,全力打造“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资源枢纽,为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及城市可持续发展贡献坚实力量。
宗旨:以数据要素为核心驱动力,整合智慧城市规划、建设、运营全链条资源,融合人工智能技术与本土实践经验,构建“战略研究—技术转化—产教融合—决策支撑” 的智慧生态,推动城市治理现代化与产业数字化升级。
愿景:打造国内领先的“数据智能 + 产业协同”双轮驱动型智慧城市建设运营生态平台,成为行业思想策源地与实践领航者。
使命:以数据要素与人工智能激活城市智慧基因,用数字化手段破解城市发展中的治理难题、效率瓶颈与生态挑战,让边疆城市的智慧化转型既有技术高度,又具民生温度与文化厚度。
1、业务范围
(1) 战略研究与政策咨询:开展智慧城市发展战略、政策法规及行业应用研究,为政府和企业提供规划咨询,参与地方标准与政策制定,服务党和政府科学决策,为城市治理、产业升级提供智力支撑。
(2) 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聚焦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关键技术研发,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促进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
(3) 项目规划与全周期管理:负责智慧城市相关项目的规划设计、专项方案编制,并提供项目前期评估、可行性论证及实施过程中的咨询、评价服务。
(4) 产教融合与人才培育:搭建院校与企业合作平台,推进智慧城市领域学科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开展联合人才培养、专业培训课程开发及人才认证,组织学术研讨、技术交流与产业对接活动。
(5) 产业促进与生态服务:研究智慧城市产业发展动态,分析市场需求与竞争态势,孵化培育创新型企业,推动企业间协同创新与市场推广,助力构建智慧城市产业集群。
(6) 数据服务与其他:整合城市数据资源,提供分析挖掘与可视化服务。
(7) 接受相关部门授权或委托的其他事项。
2、组织架构
依托科学的“决策-协同-业务”三级架构,研究院形成高效联动的七大核心部门体系。
战略引领,精准决策:以理事会、联合党支部为决策核心,统筹战略方向;社会智库与战略研究中心联动,聚焦智慧城市政策法规与发展战略研究,为政府制定数字化规划、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定制化咨询,参与地方标准与政策制定,服务科学决策。
技术驱动,产业赋能:技术中心协同产业促进中心,围绕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开展攻关,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应用,孵化培育创新型企业,构建智慧产业生态;整合城市多源数据,为各业务提供分析挖掘与可视化支撑,实现数据驱动决策。
产教融合,人才筑基:产教融合中心搭建校企合作桥梁,共建产教融合共同体与实训基地,联合开发专业课程、认证体系;通过学术研讨、技术交流等活动,为智慧产业输送专业人才,反哺技术研发与产业发展。
协同保障,高效运营:运营中心与协同中心为业务开展提供全方位保障,前者负责日常运营、人才招聘与品牌推广,后者统筹跨部门协作与资源调度,确保项目从规划设计到落地实施的全周期高效推进。
战略研究与政策咨询:深耕智慧城市发展规律,开展战略规划、政策法规及行业应用研究,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定制化规划咨询,参与地方标准与政策制定,服务党和政府科学决策,为城市治理、产业升级提供智力支撑,构建“政策研究—标准制定—决策支撑”的闭环体系。
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聚焦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关键技术研发,推动 “实验室成果 — 产业应用 — 市场价值” 的转化跃迁,促进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让技术创新真正扎根城市肌理,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项目规划与全周期管理:负责智慧城市相关项目的规划设计、专项方案编制,提供前期评估、可行性论证及实施过程中的咨询、评价服务,确保项目从蓝图到落地的精准落地。
产教融合与人才培育:搭建 “政产学研用” 协同网络,推进智慧城市领域学科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开展联合人才培养、专业培训课程开发及人才认证,组织学术研讨、技术交流与产业对接活动,为智慧产业输送专业人才,反哺技术研发与产业发展。
产业促进与生态服务:研究智慧城市产业发展动态,分析市场需求与竞争态势,孵化培育创新型企业,推动企业间协同创新与市场推广,助力构建智慧城市产业集群,形成“技术 — 人才 — 产业”互促共进的生态格局。
数据服务与其他:整合城市数据资源,提供分析挖掘与可视化服务;接受相关部门授权或委托的其他事项。
深化 “数据智能 + 本土实践” 的融合创新:以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针对云南 “边疆民族地区、生态敏感区、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 的地域特质,深耕智慧政务、智慧生态、跨境数字合作等特色领域。持续完善城市级数据要素整合与应用体系,让技术创新更贴合云南发展实际。
构建 “政产学研用” 协同的生态枢纽:强化与国内外顶尖智库、科技企业的战略合作,升级 “数据智能 + 产业孵化” 双轮驱动模式。依托产教融合平台,培育更多既懂技术又懂本土需求的复合型人才;通过孵化创新型企业、推动技术成果产业化,提升云南在西南地区智慧城市领域的产业话语权。
打造 “标准输出 + 区域辐射” 的标杆品牌:以现有地方标准(如 DB53/T 1194 系列、DB53/T 1331 系列)和团体标准为基础,推动云南智慧城市建设经验的标准化提炼与输出。立足 “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 定位,探索跨境数字合作咨询服务,将本土实践转化为区域可借鉴的智慧化方案,逐步成长为兼具本土深度与区域影响力的智慧城市专业服务品牌。
专家智库
共71人
曾玉珠
工学
1、2001年毕业至今,先后担任过技术主管、技术工程师、技术总监等职务。2011年加入华安团队以来,一直负责华安技术团队管理、技术人才培养及技术创新等工作,攻克了公司一大批技术难题,为公司业务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参与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楚雄卷烟厂易地搬迁项目机房工程、怒江大酒店智能化系统工程、奥宸•滇池星城安防系统工程、晋宁安企居住区小区智能化系统工程等项目的智能化工程。 2、在管理工作中,参加了建设厅、工信委的系统培训,完善了公司技术管理体系,在实际应用中得到大家一致好评。 3、为提高业务技能及管理水平,参加并通过了一级建造师考试,通过高级工程师的评定,通过了计算机系统集成项目经理资质考试。
邓溶
农业工程
本人于1991年毕业于昆明理工大电力工程学院热能动力专业,于同年7月被分配到云南省建筑工程学校工作,在专业部担任教师工作。2004年学校并入云南农业大学,更名为建筑工程学院,本人在学院管理系承担教师工作。 从2005年开始直到2015年,一直被建设厅聘用为造价员培训教师,获得了广大学员较好的评价。还于2005年参与了建设厅造价员培训教材的编写工作。在学校的教学工作中也一直被单位和学生所赞誉。
冯禹平
流体机械与流体工程
2003年,获得住建厅项目经理资格; 2004年,获得信产部高级项目经理资格; 2007年,获得住建厅二级建造师资格; 2008年,获得工程师职称; 2010年,获得住建部一级建造师资格; 同年,获得工信部概预算员资格; 同年,获得工信部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资格(考试成绩进入全国全50名)、获得高级项目经理资格、获得高级工程师职称; 2011年,成为云南省安防协会专家组成员;
傅铁威
信息处理与信息系统
1979.9-1983.7重庆大学计算机工程专业本科 1983.9-1988.9南天集团 1988.9-2001.3昆明理工大学管理工程专业硕士 2001.3-至今昆明理工大学教师